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在這些傳統文化中,不乏一些習俗,就春節期間來說,在短短的十幾天中就有很多的習俗,那正月初二這天又有哪些習俗呢?我們來看一看
祭財神
北方的人們會在正月初二這天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回娘家
大年初一,有不回娘家的禁忌。但到了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姑娘就要回娘家了。民間稱初二這天為“姑爺節”或“迎婿日”,是已婚女兒回娘家的日子。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與自己的丈夫,還有家里的寶寶們一起回家。而且自己的丈夫要給岳父岳母拜年。當然,還要帶上豐厚的禮物??!所以,在民間,大年初二又叫“姑爺節”。大年初二回娘家,是民間傳統的習俗。大家忙碌一年了,有時也難得一家老小、兄弟姐妹們團團圓圓,聚在一起。過年了,大家好不容易團聚在一起,是個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吃面
老話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二的中午這頓是要吃面條的。做面條的面,要用初一包餃子剩下的面,而且面煮熟后還要用冷水“拔”一下,再澆上炸醬等,寓意“長長久久”。另一方面,過年期間通常吃得比較油膩,不太好消化,初二吃面,面里加入青菜等也比較爽口,相對清淡,腸胃也會感覺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