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后宮嬪妃的等級怎么分的
漢朝后宮嬪妃的等級怎么分的
漢朝時期,根據秦朝的稱號,設皇帝之妻稱皇后,妾皆稱為夫人,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在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等稱號,直到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這個稱號,使得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個等級。以下為嬪妃的等級。1、昭儀,視為丞相,爵位與諸侯王對等。2、婕妤,視為上卿,爵位與列侯對等。3、經娥,視為中二千石,爵位與關內侯對等。4、容華,視為真二千石,爵位與大上造對等。5、美人,視為二千石,爵位與少上造對等。6、八子,視為千石,爵位與中更對等。7、充依,視位千石,爵位與左更對等。8、七子,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右庶長對等。9、良人,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左庶長對等。10、長使,視為六百石,爵位與五大夫對等。11、少使,視為四百石,爵位與公乘對等。12、五官,視為三百石。
導讀漢朝時期,根據秦朝的稱號,設皇帝之妻稱皇后,妾皆稱為夫人,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在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等稱號,直到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這個稱號,使得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個等級。以下為嬪妃的等級。1、昭儀,視為丞相,爵位與諸侯王對等。2、婕妤,視為上卿,爵位與列侯對等。3、經娥,視為中二千石,爵位與關內侯對等。4、容華,視為真二千石,爵位與大上造對等。5、美人,視為二千石,爵位與少上造對等。6、八子,視為千石,爵位與中更對等。7、充依,視位千石,爵位與左更對等。8、七子,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右庶長對等。9、良人,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左庶長對等。10、長使,視為六百石,爵位與五大夫對等。11、少使,視為四百石,爵位與公乘對等。12、五官,視為三百石。

漢朝時期,根據秦朝的稱號,設皇帝之妻稱皇后,妾皆稱為夫人,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在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等稱號,直到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這個稱號,使得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個等級。以下為嬪妃的等級:
1、昭儀,視為丞相,爵位與諸侯王對等;
2、婕妤,視為上卿,爵位與列侯對等;
3、經娥,視為中二千石,爵位與關內侯對等;
4、容華,視為真二千石,爵位與大上造對等;
5、美人,視為二千石,爵位與少上造對等;
6、八子,視為千石,爵位與中更對等;
7、充依,視位千石,爵位與左更對等;
8、七子,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右庶長對等;
9、良人,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左庶長對等;
10、長使,視為六百石,爵位與五大夫對等;
11、少使,視為四百石,爵位與公乘對等;
12、五官,視為三百石;
13、順常,視為二百石;
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均視為百石。
漢朝后宮嬪妃的等級怎么分的
漢朝時期,根據秦朝的稱號,設皇帝之妻稱皇后,妾皆稱為夫人,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在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等稱號,直到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這個稱號,使得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個等級。以下為嬪妃的等級。1、昭儀,視為丞相,爵位與諸侯王對等。2、婕妤,視為上卿,爵位與列侯對等。3、經娥,視為中二千石,爵位與關內侯對等。4、容華,視為真二千石,爵位與大上造對等。5、美人,視為二千石,爵位與少上造對等。6、八子,視為千石,爵位與中更對等。7、充依,視位千石,爵位與左更對等。8、七子,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右庶長對等。9、良人,視為八百石,爵位與左庶長對等。10、長使,視為六百石,爵位與五大夫對等。11、少使,視為四百石,爵位與公乘對等。12、五官,視為三百石。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