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流傳下了很多的民風習俗,不同的習俗有著不同的說法和故事,每一個習俗都是古代人民生活現象的另一種折射,不過現在有很多的民俗習慣都已經不再延續了,加快的生活速度讓很多有趣的民俗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不再是人們既定的行為。
南方進入雨季
立夏是換季的代表,意味著春天的結束,夏天的開始,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南北方立的特點是不一樣的。立夏以后,南方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北方在立夏尚未進入雨季,北方雨季在夏秋之交(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夏季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雞蛋煮熟撞蛋比試
關于立夏的民俗較為的豐富,不同的地方的立夏民俗也是有區別的,而最為普遍流傳的便是立夏吃蛋的習俗了,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孩子們脖子上掛著用絲線編成的蛋套,里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為撞蛋。在經過撞擊之后,誰的蛋殼沒有碎掉,就獲得了勝利。
稱了體重不怕炎熱
在古代關于立夏的習俗最為有趣的便是秤人的習俗了。人們彼此稱量對方的重量,口里講著吉祥話。首先需要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著吉利話。據說,立夏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