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族人民的生活當中,牛腿琴是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的,侗族的優美音樂都離不開伴奏的樂器,應用十分的廣泛。牛腿琴就是人們最喜歡用的一種樂器演奏,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侗族人民常常拉起牛腿琴。那么,大家對于牛腿琴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牛腿琴的來歷傳說
關于牛腿琴的來歷,民間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黔東南的一個侗族山寨里,住著窮、富兩家人。富人依仗財勢經常放狗去咬窮人,窮人也不示弱,奮起反抗將狗打死,從此兩家仇恨日深。一次,窮人養的牛見主人被欺,沖上相助,富人見勢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來。此后,人與人打,牛同牛斗,鬧得整個山寨不得安寧。有個神仙下凡來調解,送給每人一支蘆笙,讓他們吹著走鄉串寨,忘記爭斗。而牛卻不聽召喚,越斗越兇。神仙擔心牛的角斗再挑起人的舊仇,氣急之下便把兩頭牛的后腿給砍斷了。兩牛再也無法爭斗,矛盾雖然得到解決,可窮人卻永遠失去了耕牛,他傷心地抱著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爛了,他就做了一個木頭的牛腿,仍抱著它一邊撫摸,一邊訴說自己的苦衷。于是,后來就逐漸形成了在民間流傳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牛腿琴——青年求愛的樂器
在侗族,未婚青年專門用于求愛的樂器就算是那種小巧玲瓏的牛腿琴了。在榕江樂里一帶,幾乎每個羅漢都有一支。當青年男女初戀時,小伙子要在半夜登著獨木樓梯,爬到意中人住的閣樓窗外,拉起小牛腿琴向姑娘求愛,這琴聲既不能驚醒父母,又要喚醒戀人。在這種特定的場合下,小牛腿琴的演奏,締結了許多美滿姻緣。每當夜幕降臨侗族的美麗家鄉,在月明風清之時就會從村寨傳出縷縷輕盈悅耳的牛腿琴聲,這應該就是哪位羅漢在向姑娘傾吐愛情了。
牛腿琴的演奏方法
演奏時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坐姿多使用稍大的牛腿琴,將琴箱下端夾于兩膝之間,琴面朝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弦外拉奏;立姿多使用稍小的牛腿琴,將琴的尾端頂在左肩與左胸之間,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頸,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弦,右手執弓在弦上拉奏。這種奏法在我國各族民間拉弦樂器中極為少見,它和演奏小提琴的姿勢有些相似。牛腿琴的演奏多用于走時彈唱愛情歌曲,低音演奏,柔聲歌唱,別具韻味?;槎Y上用此琴與琵琶合奏,傳達出熱烈喜慶的氣氛。
目前,侗族牛腿琴的演奏往往為現場觀眾呈現出一幅民俗與民族文化的精美畫卷??梢哉f,它既是文藝演出,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它弘揚了民族文化,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各民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