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驚蟄節氣是春季節氣中一個比較特別的節氣,為什么說它特別呢?因為這天算是一個物候的轉折,即蟄伏的昆蟲們會紛紛出動,那么驚蟄節氣為什么蟄伏的昆蟲們會紛紛出洞?下面一起來了解驚蟄昆蟲們出洞的原因。
驚蟄節氣為什么蟄伏的昆蟲們會紛紛出洞
天氣回暖。因為驚蟄節氣的時候,氣溫暖和了起來,如此,動物們便出來活動了。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驚蟄物候:
一候“桃始華”是指桃花是月始開,山野盡是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二候“倉庚鳴”就是黃鸝鳴,“倉庚”之名源自其鳥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處處可見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三候“鷹化為鳩”是指鷹變化為鳩,鷹指鷙鳥,鳩指布谷,因感春時氣候而變化。
驚蟄節氣的特點
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雷響不斷
驚蟄前后,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關于驚蟄打雷:
驚蟄打雷,大自然中的萬千事物感知到春天到來。
《淮南子·天文訓》云:“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則雷驚蟄,音比林鐘”,滾滾春雷喚醒了蟄伏的萬事萬物,告訴我們春天已經到來。民間畫匠描繪的二十四節氣神像中,驚蟄這一節氣通常畫的是手拿鑿與錘的雷神。驚蟄和雷神關系密切。因為人們一般認為是春天滾滾的雷聲喚醒了蟄伏大地之中的生命。正因如此,驚蟄是否打雷,被看成關乎一年氣象的象征性標志。如果驚蟄有春雷滾過,農民們會認為是豐收的好兆頭。
俗諺說:“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如果沒到驚蟄就打雷,那就違反了節氣的規律,預示著年成不好。用農民的諺語講,是“未蟄先雷,人吃狗食”。還有一種說法叫“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開”。
蟄字下面帶有“蟲”字,所以湖北、貴州等地認為驚蟄日如果打雷,夏季會毒蟲眾多,當地諺語“驚蟄有雷鳴,蟲蛇多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