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魚類,它的營養價值豐富,成本比較低,經濟效益比較高,有很多人養殖。這種全身是寶的魚,為什么現在買的人越來越少呢?本期的飲食文化,為你解析。
1、這是一種以食腐肉、糞便、死尸為主的魚種。網上曾流傳這樣的一個視頻:魚塘里成群的鯰魚爭相在黏稠骯臟的黑水里搶食,所謂的食物全是腐爛的肉屑等。還有人說,看到過養殖戶把一桶桶糞便倒進魚塘,至于魚塘里漂著貓狗死尸啥的更為常見。
2、鯰魚的肉質有一股土腥味,甚至有發酸發臭的味道。為此,還有許多網友貼出各種圖片,向大家傳授鯰魚里面“哪種是能吃的,哪種是不能吃的”。為此有人調侃:這是又要把消費者培養成為漁業專家的節奏啊。
3、可能是鯰魚生存的環境比較臟。如果是生活在骯臟的污水里,鯰魚吃的都是腐爛的垃圾,由于環境的污染,鯰魚成了非常骯臟的魚。鯰魚的生命力很頑強,在很骯臟的環境都能生存,比如城市臭水溝。鯰魚臟是因為它的內臟,既然它能在人的排泄物里生存,有的魚農故意用人或豬的排泄物喂它們。長期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鯰魚的體內容易堆積有毒物質,如重金屬等,無論經過怎樣的高溫烹飪都無法消除。
4、鯰魚本身屬于發物,像風濕骨痛關節炎,痼疾、瘡瘍皮膚出現化膿感染等,食用以后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5、鯰魚本身屬于食肉魚,喜歡吃小魚小蝦,或者腐爛的食物,可能會導致體內的貢重金屬,含量比其他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