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全國大面積斷崖式降溫讓很多地區一夜從夏瞬間入冬,雖然最近一段時間部分地區氣溫有所回升,但整體還是給人較往年偏冷的印象。
那么今年冬天會是冷冬還是暖冬呢?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數據統計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進一步持續,預計延續至2022年到2023年冬季。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na”的音譯,是“小女孩”的意思。氣象學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
通常發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偏低,大范圍降水偏少,容易出現低溫凍害和雪災。
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對我國冬季氣候的影響有年代際差異。通過1951年以來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的分析發現,有10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5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高。也就是說,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國冬季偏冷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約是偏暖概率的兩倍。
而中國最近一次受拉尼娜現象影響遭遇嚴重的極端天氣是2007年至2008年,官方資料顯示2007年至2008年出現的拉尼娜現象導致了2008年初中國南方地區出現極其嚴重的大范圍雪災和低溫雨雪冰凍極端天氣。
此外,國家氣候中心提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響我國秋冬季氣候的下墊面強迫重要因子之一,冬季氣候北極海冰、歐亞積雪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大氣環流系統內部自然變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說,冷冬不僅僅需要拉尼娜現象,還需要諸如強冷空氣南下和強大寒潮南下等多重條件才可能導致出現冷冬。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