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又稱《除夜有懷》,原文如下: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翻譯: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里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客居他地、除夕懷鄉之作。詩人身在異鄉,深感羈旅艱危。三、四兩句寫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詩人落寞情懷。五、六兩句寫遠離親人,連僮仆也感到親切,更表達出思鄉之切。最后兩句寄希望于新年,飄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詩用語樸實,抒情細膩。離愁鄉思,發泄無余。其中“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一句,從王維《宿鄭州》“他鄉絕儔侶,孤案親僮仆”化出。本詩作為“萬里身”、“異鄉人”的深繪,更加悲惻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