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中我的作用:
(1)“我”是這個故事的親歷者,增強故事的真實感。
(2)“我”是故事的敘述者,起到了線索作用,用“我”的見聞感受串聯故事,使情節更加集中、簡練。
(3)“我”是過溜索的參與者,以“我”的表現烘托環境,反襯馬幫首領及眾漢子的勇敢無畏。
《溜索》這篇小說展示的是一群馬幫漢子面對怒江天險、萬丈峽谷,運用溜索成功渡江的故事。作家阿城以“溜索”為寫作抓手,運用這種傳統原始的渡河工具,將馬幫漢子們野性陽剛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小說糅合多種創作要點,將情境渲染、他物象征、反差對比諸多要素融入作品之中,借此展現生命之大美、民族之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