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景點有這樣一個地方,它被稱為是世外桃源,蓬萊仙境,高原明珠,那就是瀘沽湖,而很多人去瀘沽湖也是想看看那里的風景,那么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來看看這個美麗神秘的瀘沽湖吧!
瀘沽湖介紹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
湖泊略呈北西一東南走向,湖泊面積50.1平方公里,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屬長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
瀘沽湖周邊主要居住著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種民族,約1.3萬人。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使這里成為著名的旅游景區。
瀘沽湖的名稱由來
瀘沽湖,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即山溝里的湖。又因西岸鹽源縣元、明、清三代設左所土司千戶所,解放后設左所自治區,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瀘沽湖,俗稱左所海。
主要景點
格姆女神索道
格姆山的成因,當地民間流傳著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傳說瀘沽湖一帶早先沒有山,而格姆女仙經常和眾男山神夜里從北方飛來湖里洗澡,談情說愛,雄雞報曉時又飛回北方。某夜,眾男山神等候了很久,格姆女仙姍姍來遲,他們正要嬉戲,可是雄雞報曉,東方發白,他們飛不回去了,于是格姆便流落在瀘沽湖畔,變成了現在的格姆女山,眾男仙則簇擁在她的周圍,分別變成了哈瓦男山、則支男山、阿沙男山等。
瀘沽湖摩梭民俗博物館
摩梭民俗博物館有摩梭女兒國風格的花樓、祖母屋、經堂、文物館、圖片資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大小型展館,擁有深受千千萬萬游客喜愛的“走婚爬花樓”民俗表演。館內參觀場所溫馨、舒適,活動場地寬敞、透亮,展館設施衛生、安全,是一所集綠化、體驗、民俗化、教育化于一體的博物館。
洛洼碼頭
碼頭的所屬地洛洼半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界線,半島的這邊是著名的草海,半島的那邊是亮海(所謂亮海就是沒有看到草的水面都叫亮海)。洛洼碼頭也是看夕陽西下,日出東方的最佳地點了。
小草海
小草海位于后龍山下,摩梭阿洼部落村寨間的濕地,約1000畝,是平壩區水鳥的棲宿地。
博凹島
博凹島又叫王妃島,是末代左所土司修建的一座豪華別宮,專門為安置末代王妃肖淑明所用。王妃肖淑明遠嫁到瀘沽湖的時候只有16歲,這位年輕的王妃在這孤島上消磨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瀘源崖
瀘源崖是瀘沽湖地下水的出水口所在地。此處石崖如削,景觀獨特。坐在崖下的石礁上,遐想天工造物的神奇與和諧,定會涌起許多關于天地人和的感懷。瀘沽湖總容積在19.53億立方米,超過云南滇池。湖水補給除雨量和四川泉水外,主要在于瀘沽湖自身的地下水。
達祖湖灣
達祖湖灣坐落在女神山下,懷抱安娜俄島,湖灣中還有一個完整而純粹的納西村。納西族歷史悠久,納西文化博大深厚,進納西村體驗納西風情,在唱罷“瀘沽湖情歌”之后再唱“納西姑娘花花色”,感受又不同。
洼垮湖灣
洼垮湖灣視閾開闊,對面是女神山和秀美的安娜俄島,還有美麗的十里沙岸“情人灘”。湖灣岸上的一座山,形似屈膝仰臥的睡美人當地人稱之為“情人堡”,摩梭村寨青年男女,常邀約到山間互表衷情。
湖灣的碼頭景象十分特別,數十條色彩鮮亮的游船,不是停靠岸邊,而是隨意漂浮在水中,別有一番意境。從湖灣的沿湖公路經過,可通往云南麗江。
末代土司王妃府
末代土司王妃府是末代左所土司漢族夫人肖淑明的居所。土司夫人肖淑明,是女兒國的傳奇人物,被稱作“摩梭女王”的最后一位。1943年還在雅安讀書的肖淑明被選做和親大使遠嫁摩梭女兒國。她曾執掌土司大權50多年,她管理摩梭族內務,平息紛爭叛亂,溝通漢摩兩族,一生榮華富貴與艱難坎坷相伴,成就了傳奇精彩的人生,被譽為“當代王昭君”。
永寧土知府衙署
永寧土知府衙署位于永寧鄉忠實村,又稱為永寧土司衙門,是具有納西民族風格的建筑。永寧土知府衙署分內外兩院。兩側門衛室外院內有議事廳,有接待室,有辦公室,還有審訊室,常備隊臥室。內院是四面相連的跑馬轉閣樓,是土知府官員的休息室和臥室。大門外左右有兩棵百年古槐樹?,F在除保留著內院四面相連的轉閣樓外,其它建筑僅存遺址。
兩棵古槐雖經百年風雨,但仍挺拔參天。永寧土知府衙署原建在摩梭人稱“開基瓦啊”的開基橋,那里是土司一、二、三世祖直到光緒五年任永寧土知府職事阿恒芳的土知府衙署所在地,建筑壯觀,由于戰爭被燒毀,現僅存遺址和一棵百年銀杏樹。后來復建在忠實村。
祭神臺
摩梭人以女為大,稱瀘沽湖為“謝納咪”(母海),尊崇格姆女神。祭神臺下,母海碧波萬頃,格姆女神山拔海而起,高聳入云。摩梭“轉海節”、“轉山節”期間,摩梭人舉家前來,在此祭拜母海神山。
博凹灣
博凹灣是洛洼半島至博凹半島之間的水灣,湖灣水域上生長著一種名叫菠葉海菜的瀘沽湖獨有水生植物,潔白的小花浮游在晶瑩的水面上。
黑娃俄島/洛克島
黑娃俄島位于瀘沽湖西北半湖的中央、里務比島的西北側,又稱“土司島”、“奈絡普”、“黑瓦俄島”、“里娃俄島”、“謝瓦俄島”,納西語稱“恒瓦古”。島上蔥郁的樹木是蛇與野鴨的天堂,因為夏季雨后島上出來曬太陽的蛇特別多,因此當地人稱這個島嶼為“蛇島”。
洛克島上長滿了茂密的植物,島中央的峰頂處有一個“瑪尼堆”,瑪尼堆四周的經幡,已被風雨洗刷得褪了色,它是洛克島的標志。島上最大的一棵樹,是洛克博士上世紀20年代初期栽下的,如今是瀘沽湖一級保護植物。
該島離湖岸兩千多米,遠看疑是海市蜃樓。早在明朝時期,麗江土司木生白或木增統治永寧區域時,里務比島、黑娃俄島上就有人居住。黑娃俄島在歷史上是具有軍事價值的一個島嶼。
因為它在湖的中心,在步槍的射程以外;它高30多米,周圍筑有圍墻和有炮眼的瞭望塔,可防衛來犯盜匪的襲擊。
大落水村
落水村是大部分游客到瀘沽湖必游的地方。在大落水村,沿湖岸都是摩梭人家的木房子,現在多數都改造為可提供住宿的旅館。晚上,當地的摩梭人會穿起傳統服飾,表演歌舞。
里格村
里格村,位于麗江市寧蒗縣瀘沽湖的北側,東西南三面環水,行成了以里格半島為核心的“里格灣”。村子坐落于格姆女神山下(當地人叫獅子山——因在永寧眺望該山如靜臥的獅子而得名),房舍分布在湖灣和半島上,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里格有著與別的村落不一樣的湖光山色,小小的里格半島更為游人所喜歡。
草海
草海是去瀘沽湖必玩的景點之一。草海在瀘沽湖的東南面,由于長年的泥沙淤積,湖水較淺,因此生長有茂密的蘆葦。草海全長約七千米,平均寬約八百米,面積九千余畝,屬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管轄。寒冬季節,翠色蒼茫。一日當中水色多變,黑壓壓的水鳥,在那里隨波逐流,草海真正成了水鳥的世界。
瀘沽三島
瀘沽三島指的是尼喜島、里務比島和奈終普島。早在200多年前的《永北府志》就將其列為勝景之一。瀘沽三島即尼喜島、里務比島和奈終普島。
尼喜島是三島中最小的島,似一塊長方形的巖石,靠湖北岸,位于獅山下,上面布滿青苔和灌木。里務比島在半島西南頂點之外,有一水峽把兩島分開。里務比島上曾建喇嘛寺,如今寺廟已毀。奈終普島又稱永寧海堡,位于西北半湖中央,西岸近直線,東岸略呈半圓形,東西窄而南北寬,為狹長形。
里格半島
里格半島是位于瀘沽湖的北側一個小島。島上除了有當地居民幾百年的古老住所,另外還分布著幾家景色很棒的臨湖客棧,一個村民自用的小碼頭就在這2米多寬的接壤道路旁邊。
走婚橋
走婚橋位于瀘沽湖東南水域的草海區域,是瀘沽湖上唯一的座橋。橋下由于長年泥沙淤積,導致水深變淺,長有茂密的蘆葦,遠遠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故當地人稱其為“草海”。走婚橋是摩梭男女約會的地方,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
小落水村
小落水村面向瀘沽湖的小山谷里。小落水村是云南境內瀘沽湖邊的最后一個村寨,云南和四川的交界線就在村口,環湖公路在此明顯的被切為兩半:石子路面是云南,柏油路面則是四川。
格姆女神山
格姆女神山海拔3754.7米,是瀘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山頂的洞里有天然形成的石鐘乳女性人像,因而在摩梭神話傳說中,此山是格姆女神的化身?,F已開通索道纜車直達半山腰的女神洞,乘坐纜車也可以飽覽瀘沽湖全景了。轉山節期間,摩梭人都要上女神山祭祀女神。從山頭到山腳,轉山的隊伍形成一條條色彩絢麗的長龍,“女神歌”響徹云天。中國名山成十上百,格姆女神山以“天人合一”別具風采。
情人樹
瀘沽湖邊上最有名的傳說就是“情人樹”。這兩株樹,坐落在尼塞村的湖邊,長出來之后便是成雙成對的。一雙一對,生長在瀘沽湖旁,如親密伴侶,如膠似漆。都被當地人稱之為情人樹。
摩梭之家
從納西族村翻過一座蔥蘢的小山巒,緊依瀘沽湖畔建有一座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這座全部用圓木建成風格拙樸的四合寨樓被取名為“摩梭之家”。
瀘沽湖觀景臺
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一年有三個月以上的積雪期。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瀘沽湖被當地摩梭人奉為“母親湖”,也被人們譽為“蓬萊仙境”。觀景臺位于瀘沽湖湖域東岸,植被密布,在此可一覽瀘沽湖全景。
尼塞村
離里格村三公里左右的尼塞村因為情人樹而聞名。應著女兒國的浪漫景,一面是山,一面是湛藍湖水呈現眼前,十分動人。很多游客都會選擇徒步前往尼塞村,尼塞是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摩梭村子。
里格島
里格島,位于東北部格姆女神山山麓,是瀘沽湖七個珍珠寶石般島嶼中的一個。它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海島三面環水,是個內港。
里務比島
里務比島位于瀘沽湖的中南部,與吐布半島將瀘沽湖一分為二,西北與蛇島相望。從落水村到該島大約半小時。島嶼的一側為石筍,成為天然的碼頭,一條蜿蜒的小道直接通往島嶼的頂部,道路旁邊有許多杜鵑花以及野櫻桃樹?;▍驳谋M頭為藏傳佛教寺院里務比寺,島頂有一白塔。里務比島與謝瓦俄島,里格島并稱為瀘沽湖蓬萊三島。
戛姆山
群山之中尤以戛姆山為人們喜愛。人們常呼它為獅子山。認為山頂上茂密的森林是它的黑發,山腰上的白云是它頭上的輕紗,瀘沽湖是它的銀面盆,五彩的永寧壩子是它的羅裙。
扎美寺
美寺是寧蒗彝族自治縣藏傳佛教(黃教)寺院。它東面與噶木山遙相對應,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建筑雄偉壯麗,藏式廟宇分正殿、偏殿、禪房等。寺廟外圍有東、西、南三扇門。正殿流光溢彩、氣勢恢弘,有三丈金佛通連偏殿,滿寺佛光輝映、氣勢非凡。寺內壁畫極富藝術性,各種宗教題材的繪畫另人目不暇接,雖年代久遠,但仍色調濃烈,充滿了濃郁的印藏風格。
利家嘴
利家嘴是母系氏族傳統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利家嘴還存在一百多口人的母系大家庭,是母系氏族傳統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村落,位于四川木里縣的十三座大山里,不通公路,想要進去,必須經由云南瀘沽湖邊的永寧溫泉鄉出發,靠步行或馬幫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