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年是1914年。
中華民國是從1912年到1949年,簡稱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中國的國家名稱和年號。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的建立不同于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斗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并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月2日孫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陽歷。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其中包括漢族和50多個少數民族。民國年間人口約4億,以漢族人口居多,占90%以上,其他少數民族次之,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總數的10%。
民國時期的38年,只是歷史上短暫的一瞬,這是一個在政治上極不穩定的過渡時期。在人口發展史上,它同樣也只是一個動蕩的過渡階段,人口數據不完整也不準確。經過多種數據的綜合,大致可以知道1912年的人口數為41964萬,1949年為54167萬人,基本上處于緩慢增長狀態。
“民國”與“共和國”的本質是一致的。孫中國心目中的共和國與歐美并不完全相同,他認為應該創造性地學習西方,要避免歐美諸國的弊端,而在國號之中以“民”字直接表示民權,比“共和”之意義更為積極和鮮明。后來中共建政,在一定時期內中共領導人任然堅持沿用中華民國國號。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