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過后溫度還會下降的,并不是就直接的暖和起來。大寒是24節氣中的第24個節氣,也是冬天最后一個節氣,在這個時候,溫度到達了全年的最低時候,北方餓地區常常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景象,而南方地區也已經進入了全年溫度最低的時間了。
為何說大寒到頂點,日后天漸暖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大寒是一年之中,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可以說是收官之節氣。自此之后就是新的一年立春,所以,大寒節氣到頂點,到結束,這么理解是沒有錯誤的。另外一方面,根據歷來的氣象資料顯示,大寒節氣正好就是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最寒冷的時間段。過了大寒之后,一個新的輪回開始,冬去春來,溫度逐漸回升,自然而然暖和起來。
事實上,從冬至以后,太陽從北回歸線往赤道移動,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長,夜晚的時間就越來越短。雖然每天吸收的熱量在增多,但是自冬至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是釋放出去的熱量比吸收的熱量多,所以導致地表的溫度還是在逐步下降。等到立春以后,地表接收到的熱量已經超過了散發出去的熱量,此時熱量就會在地表附近積聚,從而造成地氣上升,溫度上揚。所以說大寒到頂點,日后天漸暖,這句話是沒錯的。
大寒該如何養生1、粥養人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等最適宜。
2、睡前熱水泡腳
大寒養生建議睡前養成熱水洗腳或泡腳的習慣。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熱水或藥湯先泡腳,以達到暢通血脈、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尤其是對那些經常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臨睡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3、適當的運動鍛煉
在冬季,運動鍛煉是養生的精髓所在。因為這也是有老話的。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但是運動的話,最好等到太陽出來后再進行戶外鍛煉。戶外溫度比室內低,人的韌帶彈性和關節柔韌性都沒有之前的靈活,為避免造成運動損傷,還是在運動前做一些熱身運動較好。
4、及時室內通風
雖然大寒之時天氣寒冷,但是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防止細菌和病毒乘虛而入,室內取暖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搭些濕毛巾保持室內的濕度,室內溫度保持在15-20℃為宜,不宜過高或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