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月初二這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水餃叫“咬龍耳”,吃面條叫“扶龍須”,吃炸油糕叫“食龍膽”,而二月二吃“龍食”其實就是討一個好彩頭。那么二月二要吃龍食嗎?龍食指的是什么食物?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二月二要吃龍食嗎
今天農歷二月二,春回大地,萬物萌發。這一天,民間習俗眾多:
1、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兒;
2、二月二,占鰲頭:相傳是文昌誕辰,舊時上學、企盼學業有成的日子;
3、二月二要吃龍食:水餃叫“龍耳”、春餅叫“龍鱗”、面條叫“龍須”、米飯叫“龍子”、餛飩叫“龍眼”....
“二月二,龍抬頭,剃毛頭”,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被稱為“龍抬頭”,也叫春耕節,這天是民俗比較多的一個節日。春季來臨,萬物復蘇,俗語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人們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去理發剃頭,這叫“剃龍頭”,理發店的生意也是最好的一天,即使早上去就可能得排隊等候了,畢竟大家都期望來年里能鴻運當頭。
這天有些地方還有不少別的講究,比如不能動針線,怕傷到“龍眼”,不能去河邊打水,怕驚擾到龍的行動,也不能在這天磨面,怕會壓到龍頭,都是很有意思的民俗,大家雖然不怎么在意,但也都默默地遵循這一古老的傳統,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吧。
龍食指的是什么食物
第一種龍食是“龍頭”。民間所謂的“食龍頭”,其實指的是“豬頭肉”。吃豬頭肉被人們看作是貴重、吉祥、財富的象征。其次的“龍耳”、“龍須”、“龍鱗”,分別指的餃子、龍須面、春餅。它們都寓意著希望這一年風調雨順,祈求有個好收成!
面條相當于龍須,二月二這天的主食是面條,最好還是比較細的“龍須面”,二月二吃龍須面討一個“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春餅(龍鱗),把春餅比喻成龍鱗還是比較形象的,一張張巴掌大,晶瑩透亮的春餅看起來就像一片片龍鱗??梢园褱蕚浜玫呢i頭肉、素炒的豆芽、韭菜、雞蛋等一起包裹進來,食材豐富,象征著富裕美滿。
最后兩種:“龍丹”、“龍牙”,指的是玉米和餛飩。寓意著能夠沾沾龍的福氣,有一個豐收年,財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