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驚蟄節氣將至,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個節氣,甚至可能連它怎么讀都不懂。驚蟄的蟄讀音是“zhé”,即蟄伏的意思。那么,一般驚蟄當天要做什么吃什么?該節氣有什么特點?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驚蟄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特點:
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雷響不斷
驚蟄前后,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驚蟄當天要做什么吃什么?
祭白虎
農村老人講,驚蟄這天祭白虎能夠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覺得年頭不順犯小人,要在驚蟄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順利,驅除小人和病害。
吃梨
民間有農民流傳俗語“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與離諧音,民間相傳,驚蟄吃梨可以和莊稼蟲害遠離,寓意祈愿風調雨順豐收有余。
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驚蟄日農民吃炒豆的習俗,人們將黃豆浸泡在鹽水里一段時間,然后在鍋里炒出噼啪之聲,意思是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所發蹦跳聲音。
蒙鼓皮
在一些農村驚蟄這天要蒙鼓皮。相傳驚蟄時節雷神敲響鼓,喚醒萬物,春神到人間,民間也要順應天時蒙鼓皮,以助神威。
吃烙餅
在部分農村,驚蟄之日烙的餅子上要有龍鱗的圖案,包的餃子上要有龍牙,用龍在人間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祭雷神
農村老輩人說,驚蟄是雷神節日,有俗語云,天上雷公,人間舅公,說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驚蟄祭雷神,以盼雷神喚醒萬物,春滿人間。
打小人
農村里,在驚蟄這天會用清香,艾葉煙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家中蟲害和霉味,婦人將準備好的衣紙小人拿到路邊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斷小人舌頭手腳并點燃,以示把小人趕走,不受小人糾纏。
戴龍尾帽
在有些地方農村,驚蟄這天,用線串起彩色布條和秸稈連接成條形狀,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龍體在此祛邪避災。
咒雀
在農村里驚蟄這天清晨,鄉村孩子要拿上臉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詞,目的是讓鳥雀在莊稼成熟的季節,不要啄食谷物,表示農民愛惜谷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