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利用水庫削減洪峰來減輕洪水的災害,這是一種重要的防洪工程措施。最近有些朋友在討論洪峰過境的相關內容,但是不清楚洪峰過境是什么意思?洪峰過境的含義是什么?一起來看看。
洪峰過境是什么意思
洪峰流量的意思是一次洪水過程的最大流量。根據以往出現的洪水資料,通過分析計算,可選出符合某設計標準的設計洪峰流量、它在規劃河道斷面、設計水工建筑物以及在操作運用水工建筑物時部要用到。這一數值如掌握得不準確。就會造成洪水災害、或者使工程設施不夠經濟。
影響洪峰流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質地貌特征(植被、土壤、水文地質等)、幾何形態特征(集水面積、河長、比降、河槽斷面形態等)以及降雨特性。地質地貌特征往往難于定量,在建立經驗公式時,一般采用分區的辦法加以處理。因此,經驗公式的地區性很強。
防洪減災的主要措施
防洪減災措施主要分為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兩類。
防洪減災工程措施分別是堤防與河道的整治、水庫與水庫調度、分滯洪區建設、防汛搶險。
防洪減災非工程措施,通常指通過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經濟杠桿、科學技術等手段來減少洪澇災害損失的措施。一般包括防洪法律法規、洪水預警預報、洪水風險分析與管理、洪水保險制度、防汛指揮調度、搶險救災與災后恢復等方面。
其中,防洪法律法規因具有強制力,可以有力地促使防洪減災走上法治化、規范化的軌道。
洪水預報和警報系統,則是通過在洪水到達之前,利用衛星、雷達和計算機,把遙測收集到的水文氣象數據進行綜合處理,準確預報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達時間、洪水歷時等洪水特征值,進行洪水調度并組織居民撤離和搶救,減少洪災損失。
洪水分析與管理實指為把洪水災害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分析發生洪水災害程度的大小,采取相應的對策,對受洪水威脅地區的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管理的工作。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特點:
1、不改變洪水本身特征
防洪工程措施是通過控制和改變洪水本身,將洪峰流量、洪水位等洪水特征降低到安全線以下,以避免或減輕洪水災害損失;
而非工程防洪措施不改變洪水本身特征,而是改變保護區和保護對象本身的特征,減少洪水災害的破壞程度,或改變及調整災害的影響方式(范圍),將不利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2、保護對象為局部范圍
防洪工程防洪措施的保護對象是大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口、建筑物及其財產,強調的是總體,不過分考慮個別防護對象;而防洪非工程防洪措施考慮的是小范圍土地、少數人口以及局部的居住區和設施。
3、決策靈活投資較少的主動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著重于現有或擁有的設施和土地的保護,是人口、財產受到洪水威脅時所采取的事后被動保護措施或事后補救措施,制約因素多,難度高,工程星大,一股需要較大的投資;
而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著重于防洪規劃,是在土地利用、人口和財富聚集有可能造成重大洪災損失之前,通過避讓或提高財產本身抗洪能力而采取的主動措施,制約因素少,事前決策靈活,一般費用較低。
4、屬于管理問題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涉及工程建設,是工程技術問題;而非工程措施涉及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經濟、技術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管理問題。
5、防洪減災指標是隨機性指標
防洪工程措施的防洪指標明確,如洪水重現期、設計流量、水位、工程投資、防洪效益等;而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減災指標具有隨機性,如風險度、減災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