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的民俗過起節日來也是不盡相同。傳統民俗流傳至今,已經被大家口口相傳,尤其是元宵和湯圓的口舌之爭。有些人覺得湯圓不叫湯圓,應該要叫做元宵。那么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在于什么?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在于什么?元宵 (rice glue ball) 和湯圓 (glutinous rice ball) 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在地域、制作方法、口感 (mouthfeel) 和保存時間等方面還是有不少差異的。
北方人喜歡吃元宵,其餡料多為豆沙、芝麻等甜餡;南方人喜歡吃湯圓,餡料方面則甜、咸,葷、素都有,口味豐富得多。
制作方法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元宵是“滾”,湯圓是“包”。
制作元宵的時候,先把和好并凝固了的餡料 (filling) 切成小塊,沾上水之后扔進盛滿糯米粉 (glutinous rice flour) 的笸籮 (shallow basket)內滾動,邊滾邊灑水,直到滾成大小合適的圓球才算做好。
而湯圓的制作方法就省力很多,只要將準備好的餡料用糯米面皮包上就可以了。
元宵個頭稍小,口感略硬,而湯圓個頭較大,吃起來也是軟糯糯的。因為干的糯米粉容易吸水潮解變質,所以北方的元宵一般都是現“滾”現賣。南方的湯圓保存時間則相對長一些,這就是為什么超市速凍食品區里賣的都是湯圓的原因了。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有哪些1、餡料選擇不同
湯圓的餡偏軟,咸甜葷素選擇眾多。
湯圓的餡除了傳統的五仁、豆沙、山楂糕外,還有很多粗糧、水果、鮮花口味。
元宵的餡偏硬,一般單一甜口為主。
元宵就專一很多了,甜口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見的餡。
2、吃法不同
湯圓多是煮著吃,也有炒著吃的。
如果煮湯圓,那么煮熟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大概 3~5 分鐘浮起來就好,煮后的湯是清湯。
元宵多是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
如果煮元宵,那么煮熟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往往要 10 分鐘以上,煮后的湯因為生糯米粉吸水變渾湯。
3、儲存方法不同
湯圓可以冷凍起來,所以保質期比較長。
因為湯圓比較容易儲存,所以全國各地都能買到速凍湯圓,全年也都可以吃到。南方有些地區會在春節、冬至等節氣吃湯圓。
元宵冷凍容易開裂,所以保質期比較短。
元宵稍多放幾天或者冷凍后,就容易開裂。所以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夠現場制作、當日售賣,不過這更有過節有氣氛。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吃湯圓的說法比比皆是,是不是十分有趣啊。以上的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僅為大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