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地區,人們在遇到一些特殊的節日當中,都會根據當地的風俗和習慣去慶祝。比如在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張燈結彩的迎新春而具體如何過新年,不同的地區都會有自己的風俗,再比如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祭祖,就是全國各地的人都會有的一個風俗,而不同地區的人們會根據當地的習俗來進行掃墓儀式,在立夏這一節氣當天,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有相應的講究。
迎夏儀式
在立夏這一節氣當中的夏字表示的并不是夏天的意思,而是指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舊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宮廷里還要 “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忌坐門檻
在我國,部分地區的人們有在立夏節氣這一天不做門檻的說法。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闭f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绷⑾娜眨⑼勺A,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立夏“秤人”
在我國部分地區的人們還有秤人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會將室外懸秤于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把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