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記載,公元234年,魏延叛變。諸葛亮于五丈原病危時,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商討退軍事宜,決議由魏延斷后,諸葛亮死后,楊儀掌握軍權,秘不發喪,并命費祎去試探魏延,魏延既不滿北伐又告中斷,更憤恨竟然要聽命于政敵楊儀作斷后將,所以強留費祎共謀奪取兵權,費祎佯裝附和,并騙魏延要回營押解楊儀為首的一干文吏過來,遂得逃出回報,魏延派人查探大營,發現大軍正在做撤退準備,魏延發覺自己被強迫斷后后勃然大怒,搶先領軍急退,并燒毀沿途閣道,此時楊魏兩人皆飛檄告狀,指控對方謀反,后主劉禪問留守的長史蔣琬和侍中董允該信何人,蔣董兩人都懷疑魏延,魏延先抵達南谷口,準備回擊隨后而來的楊儀,魏延麾下士卒認為魏延理虧,不愿為其效力,軍隊潰敗,魏延于是帶著兒子數人逃往漢中,楊儀派平北將軍馬岱追殺魏延,帶回其首級。